體檢報告中的胃蛋白酶原(PG)和胃泌素-17(G-17)異常,難道是胃癌嗎?
川哥,
聽說可以通過抽血化驗來預(yù)測胃癌風(fēng)險了?
靠不靠譜呀?
川哥,
體檢報告里,有幾個新的指標,
特別是那個胃蛋白酶原(PG)指標不正常,
有什么意義嗎?
接下來我該怎么辦?
最近,筆者連續(xù)收到了好幾位微信好友的醫(yī)學(xué)問題,大致指向了以下四個指標:胃蛋白酶原Ⅰ(PGⅠ)、胃蛋白酶原Ⅱ(PGⅡ)、胃泌素-17(G-17)和PGⅠ/PGⅡ比例。
由于以上四個指標(套餐名稱:胃功能四項),在體檢報告單里面,經(jīng)常與AFP(甲胎蛋白)、CEA(癌胚抗原)等腫瘤標志物放在一起,難免會引起一陣恐慌和焦慮不安。
近年來,隨著“幽門螺旋桿菌-萎縮性胃炎-胃癌”之間的關(guān)系不斷被認識,相關(guān)的血清學(xué)指標胃蛋白酶原Ⅰ(PGⅠ)、Ⅱ(PGⅡ)和胃泌素-17(G-17)逐漸被“重視”,已經(jīng)成為了許多體檢套餐中的重要“加分項”,用于無癥狀人群中篩查可能患“慢性萎縮性胃炎”的患者以及用于初篩胃癌的高風(fēng)險人群。但,對于這些指標,大部分人(包括非??频尼t(yī)護人員)還是非常陌生,經(jīng)常拿著報告來門診詢問:醫(yī)生,我這個胃蛋白酶原的指標異常了,是不是癌癥啊?今天,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。
問題①:血清胃蛋白酶原Ⅰ、Ⅱ,從哪里來?
答:PGⅠ主要由胃底腺體的主細胞和頸黏液細胞分泌;PGⅡ主要由胃腺體及遠端十二指腸Brunner腺分泌(前列腺和胰腺也有少量分泌)。胃黏膜合成的PG大部分進入胃腔,極少部分(約1%)會進入血液,所以,血清中PG的量,間接反映了胃黏膜PG的分泌水平。
問題②:胃蛋白酶原Ⅰ、Ⅱ異常,比值變化,分別說明了什么?
答:早期,淺表性胃粘膜炎癥會刺激主細胞,分泌PG、胃酸和胃泌素,所以在胃黏膜炎癥早期,會出現(xiàn)PGⅠ升高,同時PGⅡ也有可能會升高,但此時以PGⅠ升高為主,因此,PGⅠ/PGⅡ比例不會下降,甚至還會增加。然后,慢慢地,隨著炎癥進行性發(fā)作,胃黏膜固有層開始損傷,出現(xiàn)胃黏膜萎縮,尤其是胃底、胃體黏膜萎縮,使主細胞數(shù)量減少;同時,黏膜炎癥反應(yīng)本身也造成主細胞損傷,進一步使主細胞分泌功能受損,所以,此時PGⅠ會下降。另外,胃體黏膜萎縮還會引起胃竇部細胞的增生,PGⅡ分泌增加,因此,PGⅠ/PGⅡ的比值就會下降。胃黏膜萎縮越嚴重,PGⅠ/PGⅡ的比值下降程度越厲害,PGⅠ/PGⅡ比值可以降低至<6,甚至<3。
2014年《中國早期胃癌篩查及內(nèi)鏡診治共識意見》指出,PGⅠ濃度和(或)胃蛋白酶原比值PGR(PGⅠ/PGⅡ)下降對萎縮性胃炎具有提示作用。
目前,此兩項指標出現(xiàn)PGI≤70ng/ml,尤其是PGⅠ/PGⅡ比值<3時,就提示存在慢性萎縮性胃炎或者屬于腸型胃癌的高風(fēng)險人群。
問題③:胃泌素-17從哪里來?
答:G-17是由胃竇部及十二指腸近端黏膜中的G細胞分泌的一種胃腸激素,主要刺激胃壁細胞分泌鹽酸,同時,對調(diào)節(jié)消化道功能和維持其結(jié)構(gòu)完整有重要作用。
問題④:G-17升高、降低,分別說明了什么?
答:目前臨床上測定G-17主要的關(guān)注點在于它與胃黏膜萎縮的關(guān)系,它的測定有助于判斷胃黏膜萎縮的部位和程度。
具體是什么關(guān)系呢?
G-17水平升高:如果胃體黏膜萎縮,胃酸分泌減少,對于胃竇G細胞的負反饋抑制減少,使G細胞分泌胃泌素增加,G-17水平升高。此外,G-17水平升高,還可見于胃泌素瘤,此瘤大多數(shù)起源于胰腺,可引起高胃酸而產(chǎn)生難治性消化性潰瘍。另一種常見的情況是質(zhì)子泵抑制劑(PPI)類的強抑酸藥物的長期使用,其強大的抑酸作用使胃腔內(nèi)的胃酸水平顯著下降,PH值明顯升高,從而對于胃竇G細胞的負反饋抑制減少,使G細胞分泌胃泌素增加,引起血G-17升高。
G-17水平下降:如果胃竇黏膜萎縮,G-17水平則下降;除此之外,胃竇潰瘍引起的胃黏膜破壞、胃竇外科手術(shù)等均可導(dǎo)致胃竇部G細胞數(shù)量減少、G-17分泌減少,從而引起血G-17水平的下降。
問題⑤(靈魂拷問):體檢發(fā)現(xiàn)PGⅠ、PGⅠ/PGⅡ比值和G-17數(shù)值異常,該怎么辦?
先敲一下黑板!
目前PGⅠ、PGⅠ/PGⅡ比值和G-17水平,只是反映了胃黏膜萎縮的程度,而胃黏膜萎縮與胃癌的確切因果關(guān)系并未被廣泛確認。
研究表明,胃黏膜萎縮與胃癌之間的關(guān)系只是它們之間存在較大的相關(guān)性。(相關(guān)性可以是因果關(guān)系,也可以是平行關(guān)系,或是并存但無關(guān)的關(guān)系。)
也就是說,上述指標對于判斷有無胃黏膜萎縮有一定的價值,但對于與判斷胃癌的價值并未得到完全確認。存在血清PGⅠ、PGⅠ/PGⅡ比值和G-17指標異常者,絕大部分是胃黏膜炎癥,而非癌癥,所以,不要因此而憂心忡忡。
如果發(fā)現(xiàn)指標異常,可以去醫(yī)院就診并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情況,或進一步行胃鏡檢測,更全面地評估是否存在胃黏膜萎縮以及萎縮的范圍與嚴重程度,并通過胃鏡下活檢取得組織,進行病理學(xué)診斷(病理檢查,才是金標準啊)。
劃重點(知識小卡片):
關(guān)于血清PGⅠ、PGⅠ/PGⅡ比值和G-17水平檢測意義小結(jié)如下:
胃體萎縮者,PGⅠ、PGⅠ/PGⅡ比值降低,G-17水平升高;
胃竇萎縮者,PGⅠ、PGⅠ/PGⅡ比值可以正常,G-17水平降低;
全胃萎縮者,PGⅠ、PGⅠ/PGⅡ比值和G-17水平均降低。
注意對上述指標的正確理解,必要時胃鏡檢查以及定期隨訪這些指標,就OK了!
想早發(fā)現(xiàn)胃癌,最有效、最直接的辦法還是胃鏡檢查。如果您的年齡≥40歲,且符合以下任意一條,都強烈建議去做胃鏡檢查!
1. 胃癌高發(fā)地區(qū)人群;
2. Hp感染者;
3. 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、胃潰瘍、胃息肉、手術(shù)后殘胃、肥厚性胃炎、惡性貧血等胃癌前疾??;
4. 胃癌患者的一級親屬(父母、子女、兄弟姐妹);
5. 存在胃癌其他風(fēng)險因素(例如:攝入高鹽、腌制食品、吸煙、重度飲酒等)
那么,多久應(yīng)該做一次胃癌篩查呢?
新型胃癌篩查評分系統(tǒng) | ||
變量名稱 | 分類 | 分值 |
年齡(歲) | 40~49 | 0 |
50~59 | 5 | |
60~69 | 6 | |
>69 | 10 | |
性別 | 女 | 0 |
男 | 4 | |
PGR | ≥3.89 | 0 |
<3.89 | 3 | |
G-17(pmol/L) | <1.50 | 0 |
1.50~5.70 | 3 | |
>5.70 | 5 |
備注:G-17為血清胃泌素17,Hp為幽門螺旋桿菌,PGR為胃蛋白酶原比值。
17~23分:胃癌高危人群à強烈推薦胃鏡精查à每年胃鏡檢查
12分~16分:胃癌中危人群à推薦胃鏡精查à每2年胃鏡檢查
0~11分:胃癌低危人群à可定期隨訪à 每3年,甚至每5年一次胃鏡檢查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